511日,学院党总支书记周建峰带队赴宁波镇海中学开展竞赛班训练,并看望校友代表。学院数学、化学竞赛班9名学生参加本次活动。

同学们在镇海中学校门口合影。   安云波摄

浙师大数学95级校友、镇海中学常务副校长、浙江省数学特级教师沈虎跃老师和初阳学院数学专业02级校友、镇海中学教师、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教练金国林老师带领师生参观了镇海中学校内有泮池、吴公纪功碑和俞大猷生祠碑等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透露着这所百年名校的精神内核。随后同学们旁听了镇海中学竞赛班的课程,并与优秀校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活动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镇海中学的独特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学生们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老师则耐心倾听,适时给予引导和点拨。当学生提出独特的见解时,老师会鼓励他们深入思考,并引导全班同学一起探讨。这种开放包容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金国林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座谈。   叶智豪摄

当日,周书记还与宁波地区的校友代表进行座谈,生物专业02级校友、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天翔,中文专业05级校友、蛟川书院甬江校区校长施云锋,数学专业10级校友、宁波大学教授朱超娜等20余人齐聚一堂,为初阳学院卓越拔尖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周书记与校友代表合影。  胡旭光摄

翌日,周书记一行参观了蛟川书院甬江校区。

施云锋老师带领大家参观蛟川书院(甬江校区)。  图片来源 蛟川书院  

 

本次活动中,学生走进镇海中学这一教育高地,让学生亲身体验其独特的竞赛教学模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了学生对竞赛训练的积极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他们对教育的认知与感悟,为学院的未来教育家培养计划提供了新举措新方案。同时,与优秀校友的面对面交流,为学院卓越拔尖人才培养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汇聚了多方智慧。学院将依次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教育家,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初阳力量。


 

学生心得

这次镇海中学的学习交流之旅虽然短暂,但它在我的求学之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将带着这份收获和感悟,向我们初阳的优秀前辈们看齐,继续前行,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和数学竞赛教练,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努力践行“文理兼容、学术敏行,博雅达观”的学院文化!

——数学221 叶智

金老师坦言:“竞赛教师最难的并非知识储备,而是如何点燃学生的探索欲。”谈到专业成长,他特意叮嘱要在数学的知识贯通上***——既要读好大学数学,站在更高视角理解知识脉络,也要扎根钻研高中数学教材,摸透每个考点的教学逻辑。这番话如拨云见日,让我意识到:优秀的竞赛教师既要能仰望星空,更要懂脚踏实地,唯有双轨并进,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数学221 蓝欣

在与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交流的过程中,我深深地为初阳学院这个大集体感到深深自豪。初阳的学姐学长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的成长经历让我深受鼓舞。在未来,我也决心以他们为榜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

——化学231 周彩源

走进竞赛课堂,印象最深的是在讲解一道数列放缩题时,老师将一位学生的解题思路作为拓展进行分享。课后他将教学笔记给我们看——泛黄的纸页上,每一届学生的典型错误都被分类整理,旁边密密麻麻写着改进建议。这些笔记不是我的专利,是学生和我一起出来的。他的话让我突然明白,真正的教学不是单向输出,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数学221 王骞

这一次走访镇海中学的旅途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对于未来的教育事业有了更清晰的印象。首先,这一次的旅途让我看到了一群不一样的孩子,他们天资聪颖所以能够接受这样一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当我们还在震惊于他们的聪慧之时,小朋友的一句话更是让我动容:他说在二年级时他就已经开始了解并且热爱化学了。这种热爱学习,热爱化学的纯粹是非常难得的,我也相信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能够在艰苦的训练中坚持下来。

——化学221 胡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