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学生科学规划大学阶段的科研竞赛之路,11月10日晚18:30“大学阶段科研竞赛规划指导”讲座在16幢907教室成功举行。此次活动由经管学院学生竞赛指导中心主任、“数字经济与金融统计”校级创新工作室负责人马兴超老师主讲。马老师通过“学科竞赛十问十答”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宝贵的建议和指导。

       活动伊始,马老师围绕同学们最关注的“本科生是否应参与学科竞赛”的问题展开分析。他通过引用往届同学的综合素质评价数据,阐明了学科竞赛对同学们的多方面提升作用。马老师强调,参加学科竞赛不仅有助于拓展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积累答辩经验和提升论文写作能力。同时,他鼓励同学们积极与学长学姐交流,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马老师指出,大一新生的首要任务是学好专业课,掌握核心素养,可以优先关注四六级、普通话、高数等考试。他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大一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的“竞赛黄金期”积极参赛,并提前通过各类竞赛官网了解相关信息,利用知网等资源拓宽学术视野。在此基础上,马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了适合文理科学生参与的学科竞赛,包括“挑战杯”系列竞赛、新文科竞赛及专业核心赛事。

       在谈及学科竞赛成功的秘诀时,马老师总结了三大核心因素——优秀的导师、精准的选题以及默契的团队。他指出,优秀的导师如同灯塔,能为参赛团队指引方向,提供宝贵的指导;精准的选题则是成功的基石,它要求我们既要与自身气质相契合,又要兼具应用价值(即问题导向)和理论价值(即创新性);而默契的团队,则不仅在技能上需要互补,更需要具备开拓进取的精神,追求卓越,永葆青春活力,共同为竞赛目标奋勇前行。

       整场活动中,马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理论的高度,又结合了实践的智慧,他对科研竞赛的整体规划分析,使在场同学们收获颇丰,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