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2022级南京大学交换生座谈会在16幢803顺利开展。初阳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宋清秀出席活动,全体交换生以及教务办施老师参加座谈。
去南京大学交流的这段经历,对我来说不仅是学术上的提升,更是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南京大学,这座历史悠久的学府,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内古木参天,红墙灰瓦间透露出浓厚的文化底蕴,每一砖每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无论是图书馆内静谧的学习环境,还是实验室里严谨的科研态度,都彰显出南大对学术追求的执着。在这里学习的日子里,我深深感受到了南大“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精神,老师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乐于助人,他们对待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同学们热情友好,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共同探讨学问,这样的氛围极大地促进了我的学习兴趣和个人能力的提升。
-- - -数学221班 赵诗盈
初入南大,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有机会踏入顶尖高校学习生活,但这种美梦一般的感觉很快就被骨感的现实泼了冷水。第一学期接触的三门专业课:Fourier Analysis、ODE、Abstract Algebra,在开学的前几周就把我整懵了。一套抽象的理论框架,并且对分析功底的要求较高,而且这些课程的老师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课上时不时穿插一些前沿的研究和重要的猜想,这使我认识到自己与顶尖高校的同学们,不论是课程难度上还是其他方面都存在很大差距。我不敢说第一学期我把这些专业课程学得如鱼得水,但至少坚持下来了,周末可以走出校门漫步金陵。在这座六朝古都的历史熏陶下学习生活,我感觉很幸福,并且也给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十分感谢初阳学院、匡亚明学院和两边数学学院的老师们,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同时感谢凯燕学姐对我们的照顾,感谢那些所有在我这段经历中出现的你们。我选择热爱,就像汪国真先生所写:“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暴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数学221班孙绍然
“叮咚,下一站,南大仙林校区。”当我初次踏足南大校园,这座学府便以其独特的魅力深深地震撼了我。至今我已经从南大顺利“毕业”了,但最初那份震撼在我心中并不曾褪色。
南大为我揭开了前所未有的人生篇章。在这里,我最为感怀是那严谨而充满激情的课堂。与浙师大专注培育教育精英的宗旨相辉映,南大致力于培养一批顶尖科学家,南大的教师们也是科研的先锋。在他们的数学课堂里,每节课我都是收货颇丰。这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张高飞的复变函数课程。张教授对Stein的复分析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将每个定理的来龙去脉细细剖析,细致而又深刻,让我对复分析有了非常深入的理解,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大有裨益。在南大的一次次思维碰撞中,我逐渐明确了未来的规划,坚定了走学术科研的道路。
在繁忙的学习间隙,我时常漫步于古都南京的街头巷尾,探寻那些沉淀着历史韵味的地方。鸡鸣寺、玄武湖、夫子庙、秦淮河、南京博物院,这一串串足迹,交织成我对南京深厚人文底蕴的深刻体验。
最后,非常感谢浙师大和南大,让我有幸体会到顶尖985的教学风采和校园魅力。尽管这段旅程不乏挑战,我时常为作业和考试绞尽脑汁,夜不能寐,但这些磨砺让我变得更加坚韧,更加自信,让我之后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定而充实。这段特殊的旅程,无疑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数学221班李前炜
课外生活上,南大的生活非常的自由,除了课堂的时间外全部空余,有绝对保证的双休周末,我可以大胆的利用周末去了解金陵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我可以阶段性的安排江苏周边游,在偶尔幸运的抢到票时去看一场演唱会进行释放,大学的生活不再局限于校园与课本,而是在青春的大好时光下走向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完成了我当初选择去南大交换的一个小目的。在高校交流这一方面,南京跟金华相比也有极大的不同,南京有着众多的985、211,他们在不同的区形成大学城,不同于浙师大一个人独立于金华很难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分享,在南京各个高校会有很多联合活动,会一起举行草地音乐节,会一起举行文化或者小发明交流展,会有更多不同的碰撞,各大高校之间也会有学术交流,例如南大和东大之间学生自发组织的课外讨论等。在校园开展的课余活动这一方面也极其丰富,在南大你可以经常看到很多作家、前沿领域的学者、小米华为公司的工程师来学校开展交流会、分享会;在南大,你有机会看到电影演员们的首映发布会、有机会看到开心麻花剧场走进校园;在南大的操场上,你可以听到许多音乐爱好者一把吉他围成一圈就是一个音乐分享会,这些我对大学最原始的幻想在南大有着更大机会实现。
南大的交流生活将我从一个群体生活中剥离,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平时也许会时常有点孤独,少了很多倾诉分享的对象,但却多了许多自我剖析反思的时间,我有了更进一步对自己的了解。我用亲身体验去解答了那个一直以来我所幻想所认为的大学生活存在的真实性,人生成长道路上所有的经历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任何选择只要做出了就坦然的接受不要犹豫。
----物理221班 吴晨怡
本人于2023年9月至2024年6月参与了乐鱼在线登录入口与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的为期一年的交换项目,如今交换已结束,但回想起这段经历仍感幸福和走运。毫无疑问,这段时光对将来的物理生涯与人生都会起到决定性影响。
结合两方面来看,对我帮助最大的是尹同学。23年秋冬在数学物理方法课堂上我结识了尹同学,后在春季学期和他共同学习了(事实上几乎是他指导我)量子力学、群论等重要课程,至今仍保持联络。常说大学专业课的学习需要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能和这样一位最好的大学里最出色的同龄人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实在是可贵,甚至可以说,从他身上学到专业知识、学习态度要远远超过从课堂上学到的。要多提一句他的学习习惯,以提醒自己和告诉大家。据我所知,学习一门专业课他是至少会准备两本教材的,比如量子力学课有Cohen和Sakurai的教材,群论课有马中骐和李新征的教材(都极其厚且困难)。先对比着阅读,然后自己依照理解写下一份讲义(我常借他的讲义作为学习材料)。他告诉我,一门课他如果学懂了,是可以合上书从头到尾讲述给别人听的。他也的确是这样给我讲述了许多知识,在地铁上或者油污餐桌上,两手空空什么材料也不参照,比划着说。
学习上最困难的部分是跟着尹同学参加东南大学丘中心开展的每周一次的群论讨论班,面向研究生和有志于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高年级本科生,每周由一位同学做两小时主讲,内容跨度从群论群表示论,到李群李代数的精细结构。第一节课教室满员难寻座椅,从第二节课起大概维持在十五人上下。实际上每周六的午后到傍晚,赖在课堂上的我的确什么也没有学到。没学到就是没学到,并不因历程艰辛自我感动就真能学到什么。
必须提到的是在此间结识的尉同学、江同学、via同学和来自台湾的苏同学,我和他们对彼此的过去几乎不知情,对彼此的将来也恐怕有很难有机会参与,过去一年相遇时只探讨专业领域,分开后鲜有交流。这实在单纯美好。
再次感谢初阳学院的大力推动,以及南京大学的接纳。
---物理221班 曾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