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初阳学院副院长宋清秀一行赴南京大学见证了8位2023级“南大小萌新”顺利入学。为进一步促进校际合作,丰富学生阅历,拓宽学生视野,拓展拔尖人才培养渠道,学院积极促成与南京大学匡亚明学院交换培养项目,今年新增了中文和历史专业。
匡亚明学院副院长董昊和教务办公室王芳老师为同学们上了开学第一课,首先董院长对同学们表示欢迎,他指出交换生项目既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又可以促进校际交流,是双赢的事情。王老师为大家现场讲解了南大的选课、成绩转换等教务相关事宜。
会后,宋院长与同学们一起参观了校园。
在这短短的一周里面,我已经领略到了南大的“火热”的魅力。也许是口若悬河但是又幽默风趣的老师,也许是腼腆地和大家打招呼的助教,也许是思维敏捷、敢于表达的同学,让我感受到了压力与兴奋。来南大,感受大脑燃烧的滚烫青春。
——中文231班 练熠瑄
初到南大,陌生的城市,陌生的校园,令我有些不知所措。然而我告诉自己不能退败。有幸认识了一位同样研究现当代文学的学长,给我了很多学习方向上的引领,倍感庆幸。于是更加坚毅,选择感兴趣且擅长的学科听讲,面对上课密集的知识度全神贯注聆听并记录,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相信自己能够不虚此行。
——中文231班 谢逸群
初到南大,徜徉在这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校园,忐忑之余,心中满是敬畏与期待。正如《礼记》所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这里,我深感学术氛围之浓厚,身边每一位无比优秀的同学和老师都激励着我不断成长与进步。专业学习上,选修的军机处满文档案研读课尤为精彩,从零开始学习满文,研读那些古老的档案,我的视野逐渐拓宽,历史理解的角度也更加多样。相信这段宝贵的交流生活,能让我从知识到思维都获得极大的提升!
——历史231班 宣汶樽
初来乍到,和师大相似,南大亦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从积学路进入南雍山,“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新的开始,不断“多走走看看,多听,多学习”,希冀通过这段时光能够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南大,就像南京这座城,每一个地方,每一件事物可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背后或许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未来,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着我们探索!
——数学231班陈熠男
来到南京大学的第一周,我感受到这里浓厚的学术氛围。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历史感。老师们的授课风格生动有趣,同学们积极参与讨论,让我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初来乍到,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适应新环境和课程安排的调整,但这些困难让我更加珍惜在南大的学习机会。课余时间,我参观了校园内的各大景点,了解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这一周的体验让我对未来的大学生活充满期待,同时也激励我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数学231班 李心怡
刚到南京大学,我就被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所吸引。南大的数学系在国内享有盛誉,这里的教授们都是数学领域的佼佼者,他们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湛的教学技艺让我深感敬佩。在交换学习的第一周里,我有幸旁听了几位教授的课程,他们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独特的学术见解让我受益匪浅。除了学术上的收获,这次交换学习还让我结识了许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我们在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这些跨文化的交流让我更加开阔了眼界。通过与南大同学的互动,我发现自己在思维方式和学术态度上也有了新的变化,更加懂得如何去包容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此,我要感谢浙江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给予我这次难得的交换学习机会。这次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激励我在未来的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数学231班 吴优
进入南京大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刚开始选课时候还有点手忙脚乱,但是学长学姐很耐心地答疑解惑,推荐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课程。我觉得最有收获的还是在上专业课的时候,老师经验十足,对物理的见解是我从未见识到的,虽然讲的概念我们早已学过,但是其广度和深度都令我叹服。生活上还是需要时间适应,还是和师大有很大的区别。我相信自己能在南京大学越来越好。
——物理231班 胡绿彬
既然选好了课,那就不得不回顾一下这一周的上课体验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理论力学的老师,在第一堂课上花了80分钟左右的时间给我们介绍了超过四十本的参考书籍,大致介绍了每一本书的优劣,特点,研究理论力学的出发点的不同等等,可以感受的老师在该领域的造诣颇深。第二次的课他十分强调物理学研究的两个基本出发点,时空观和参考系,这也是普通学生很容易遗漏的考虑问题的前提。还有就是周五的物理学前沿讲座,说实话听不太懂,陌生的公式和“高大上”的模型,整个就是好厉害的样子,但没关系,多听多感受,多思考,说不定当我真正接触到的时候有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物理231班 金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