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四周的访学结束啦~

这四周访学团成员有什么收获?

在新加坡和香港有何感受?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访学团的成员们的回答吧~


能力提升:

@中文231  潘思如

全英文教学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英文学习平台,从第一天很难跟上老师的节奏,到最后基本都能听懂意思,我的英语听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最令我自豪的,是在最后的结课环节,我与小组其他成员们共同完成了一场完整的结课汇报,全英文、脱稿汇报,这对我的英语口语、记忆力都是极大的考验,但是在其他成员的陪伴下,我们共同克服困难,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成绩。

@经管 宗碧霞

访学经历在多个方面提升了我的综合素质。在访学过程中,我参与了许多团队项目和活动。团队协作能力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素质。这些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专业的人有效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在课堂讨论中,我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在学术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访学期间,我需要自己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如住宿、交通、饮食等。这种独立生活的经历极大锻炼了我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管 孙嘉汝

这次研学之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无论是新加坡的科技创新还是香港的文化包容,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知识的积累。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学生,我应该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同时,这次旅行也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在研学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但正是通过团队的合作与努力,我们才得以克服困难、取得成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团队合作将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

@生科 孔展颜

当我回顾这27天的经历,我发现自己不仅在知识上有所增长,更在情感和认知上有了飞跃。我开始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也更加明白合作与交流的力量。这次研学之旅,无疑开启了我眼界的新窗口,让我认识到,世界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而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历史231 陈子龙

除了课堂学习,我还充分利用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与香港中央图书馆的丰富资源,深入探索历史学的奥秘。在那些尘封的文献与珍贵的档案中,我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的巨人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和细腻的理解。这段文献研究的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储备,更激发了我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


思考感悟:

@中文231 谢逸群

访学期间,我还参观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亚洲文明博物馆以及香港故宫博物馆。脑海里蹦出北岛的那句“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与文物对望,我仿佛穿越时空,一眼千年。这些博物馆不仅让我了解了新加坡和香港的历史文化,也让我更加珍视和尊重不同的文化遗产。至今仍震撼于墙上印的又一山人的那句话:“回到过去,回到未来。回到光速极速。回到基本还原。向前走,是快,是探索。往后看,是慢,是灵感所在。”没错,时间很快,人工智能和新兴科技浪潮风起云涌,人们急急忙忙地向前跑。但也没那么快,偶尔忘记浪潮,回头,在文学、艺术、历史间回溯,为灵魂沉淀出一方净土。

@中文231 张煜晨

老师说,文学具有永恒性、跨时代性,大概最大程度体现在永恒的共情。这一点是人工智能无法代替的,或许AI会像曾经的山盟海誓那样随风飘散。任何事物都没有确切的信念,无一不是渺茫的。“机器人觉醒的第一步就是打破指令。”现在的教育不正在生产机器人吗?或许人类本质上就是一台机器。时代要书写,人工智能将是下一任主笔吧。那么还有谁会给最深最深的黑夜里,独自彷徨于街头,无所归依的孩子们写诗呢?“总之,理论方法常新而秩序是永恒的。”

@中文231 冯畅

乘着港岛的有轨电车,一路叮叮当当,一路摇摇晃晃,面颊拂过温热的和风,旧时代的记忆纷繁芜杂,徐徐展开。当节奏快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不妨慢一点,搭载这古老的交通工具,体验港岛独有的浪漫。

一个月时间转瞬即逝,即便再次踏上家乡土地我泪如泉涌、百感交集,但不知道新加坡香港之行的“戒断反应”要持续多久,因为我知道,它所带给我的大格局与宽视野已经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人生念念难忘的一部分。

@化学231 邹雯洁

在新加坡的这段访学之旅,对我来说是一次心灵与智慧的深刻对话,更是一场难以忘怀的成长蜕变。短短的两周,却让我对这个以包容性和现代化著称的国度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和深刻的感悟。

香港,这座东西方文化交汇的璀璨明珠,为我提供了一次独特而丰富的访学经历。短短的两周时间,我不仅深入探访了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这两所顶尖学府,还沉浸在香港丰富多彩的文化与美食之中,收获了满满的知识与感悟。

@历史231 高成喆

通过这次新加坡与香港的访学活动,我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对教育与科技的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加坡和香港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方面展现出的前瞻性和创新能力,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的教育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适应快速变化世界的能力,尤其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的变革已势在必行。

@生科 费子衿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汇聚了东西方文化。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交融与碰撞。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激发了我对跨文化交流的兴趣,并促使我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世界。

@生科 周思睿

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踏足了新加坡和香港,这两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以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资源,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学术探索之旅。在这段访学经历中,我不仅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也深切感受到了两地环境的魅力。


收获友谊:

@中文231 王尹玮

在整个研学的旅途中,同学间的友谊是我最大的收获。是互相记录的相册,是早晨上学的肩并肩,亦是生病之时的相互陪伴。从最初的不相识再到渐渐熟络,当最后的无话不相谈,我结交到了许多许多的好朋友,她们可爱、善良、热心,真得很开心能在这次的旅途中认识她们!愿未来我们能在不同的领域相互交流学习,彼此成长!

@中文231 李青源

 在这个夏天里我们相遇又告别,这场Summer Camp给我们留下许多无法复制的瞬间,同时,我也慢慢明白,我们的人生也是一场场盛大而又仓促的Summer Camp,我们不断和不同的人相遇然后分别,幸运的话,我们会其中一些人建立较为稳定的关系,可能是朋友,或是恋人,很难说。夏天总会结束,那个时候,大家就要回到各自的生活中去,我们能做的是,不去强求夏令营后长久的关系建立这一结果,只是去享受每一场夏令营短暂的相逢。

@历史 郑雨佳

本次研学活动让我在学术上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我在这个过程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探索未知的领域,这种共同奋斗的经历让我倍感珍惜。

@数学231 陈熠男

回望这段旅程,我倍感欣慰,感激自己有勇气去拓宽视野。每一次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每一份收获都是对自我的一种超越。在学习的钻研中,我明白了知识的力量;在感受的沉浸中,我发现了文化的魅力。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共同奋斗的日子里,我们建立起了珍贵的友谊,这将是我人生中永恒的财富。 

@中文231  吴妤婕

我想,往后即便悠悠经年洗濯了原本鲜明的记忆,我也定然不会忘记我是如何与伙伴一同在弥漫着薄雾的暗夜中登上太平山顶,俯瞰着高楼林立、灯火璀璨的香港城。那宁静的维港如慈母般轻轻托举着无数闪耀点点灯光的航船,恍如天上的银河坠落在人间;远隔一湾逝水,大屿山上迪士尼城堡灿烂的烟火隐约可见,引起无限的遐思和向往。我也不会忘记,新加坡的东海岸边,白花花的海浪是何等温柔地抚拍着沙滩,仿佛从大海深处传来的亘古的呼吸;天色向晚,那夜幕是如何一点一点涌入天穹,椰树静静地矗立着,如忠诚的恋人般永远守望着大海,在渐暗的天光中留下那般优美的剪影。



展望未来:

@数学231 江益平

回顾这次访学之旅,我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在比较与反思中的成长。新加坡的严谨与高效、香港的开放与包容,都给了我深刻的启示。我开始更加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思考如何将这些有益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未来的努力方向。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变化,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去追求梦想。

@历史231 朱彦澄

回顾这段旅程,我深刻体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谛。书本上的知识固然重要,但亲身经历、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所带来的震撼与感悟却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替代的。这次旅行不仅让我对新加坡和香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清晰的规划。我更加坚定了继续深造、不断追求学术进步的决心,同时也更加珍惜每一次与他人交流、学习的机会。我相信,只要保持一颗探索的心,未来的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地环 竺子宁

回顾这趟研学之旅,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成长与视野的开阔。新加坡与香港的每一处风景、每一次交流,都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我相信,这段经历将激励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勇于探索未知,追求卓越。

@历史231 叶子依

这一个月的游学经历让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还让我领略了不同文化和教育体系的独特魅力。每一段旅程都带给我新的视角和深刻的感悟,这将成为我人生中宝贵的财富。无论是新加坡的轻松学习还是香港的充实探索,都让我在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场梦境般的旅程,最终汇聚成了我对世界的更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地环 江诗雨

通过这次访学经历,我对全球教育的前沿动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了不同地区在教育和科技领域的创新与实践。此次经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激发了我对未来学习和实践的更高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