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18:00, 学院第二十届新生辩论赛决赛在22幢214教室举行,标志着本届新生辩论赛圆满落幕。本次决赛围绕“‘学而优则仕’与‘邦无道则隐’哪个更具有社会价值”这一主题,正方和反方就此展开辩论。经过一番激烈的角逐,反方获胜,正方三辩姚陈豪同学获评“最佳辩手”。第19届辩论队队长林颖,20届辩论队副队长吴沁怡、郑艺璇担任评委。

双方一辩开宗明义,通过阐释对处世哲学的理解表明自己的立场。正方一辩紧紧围绕“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进行论述,他们以历史事例和现实案例加以佐证,论点紧扣主题,论证严谨。反方一辩则关注“邦无道则隐”的深厚文化与历史底蕴,创新性地提出“邦无道则隐”的三重解释,增加论点深度。

  驳论环节,双方辩手思维快速切换,针对对方的漏洞和弱点,尝试从多个角度剖析和反驳。正方指出尽管理想很美好,但现实社会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问题,有一份热发一份光,而不是选择逃避。反方认为学而优的人品德不一定优秀,并对“选择逃避”这一表述进行了深度辨析,强调“邦无道则隐”并非逃避,而是一种有条件、有标准的主动选择。


  自由辩环节,现场气氛达到高潮。正方以一系列铿锵有力的论点打开局面,如“创造社会价值的是隐还是仕”等,运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对反方所举的南北面官制事例提出置疑。面对正方的出击,反方则是紧紧围绕“隐”的三个层次进一步论述,从理论上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结辩环节,正方四辩强调了古代智慧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让大家看到了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中,如何借鉴传统经验的智慧,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反方四辩则指出“邦无道则隐”中的“隐”,或是一种以退为进,“在无道之邦隐、去有道之邦、甚至创造有道之邦”,才是人尽其才的最好选择,也是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的最好选择。


  最后,评委肯定了两队在赛前的充分准备和在场上的精彩表现,对正方的立论深度给予高度评价,对反方的逻辑体系提出赞扬。此外也提出了两队的改进建议,希望辩论双方在论点论据的深度与丰富性上能有所提升。无论胜败,都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磨砺辩论技能和逻辑思维能力。

  本场辩论中,双方队伍通过精炼有力的语言运用,缜密全面的逻辑分析,默契同频的团队配合,展现了新生辩论赛的魅力所在。辩论赛不只是一场知识和智慧的比拼,更是一次关于社会责任、价值观念与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以丰厚的知识储备和昂扬的论辩之姿展现出初阳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